首页>中图70周年专题>我的中图>从世图到中图
我的中图 国际书店及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初创时期的人和事/魏龙泉 中国文化的绚丽之旅/许建刚 中图香港业务发展历程/汪爱云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坚定中图职业生涯/张伟 文化交流是中图总公司发展的关键/刘丽霞 我的驻外生涯/王凤 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外服拼搏精神永流传/吴乃甦 回忆在美分的时光/胡兆俊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史话/张延华 我的会展情怀/汪芳 红红火火发报纸 欢欢喜喜庆回归/邓庆堂 回首三十年 我与中图共成长/兰静 韶华绽放的几个难忘瞬间/吴健蓉 在会展奋斗的日子里/李悦 风雨七十年/郗斯伟 从世图到中图/赵大新 我在数字发展中心这几年/白琳 新时代 新发行 新使命 新担当/李昂 改革开放四十载 风雨同行三十年/陈宇 “新阅读”诞生记/陈庆一 按需印刷 岂止于印/郭建红 巍巍华诞 国盛司强 栉风沐雨 薪火相传/鹿鸣 从进出口业务到丁香出版社/任蕾 中图情缘/武宏才 亲历中图大连公司发展23年/杨卫华 砥砺奋进的六年/詹雪美 中图之树又添“新枝”/张璐 我与中图四十年/杜士荣 中图教材业务20年随想/杜晓杰 Journey of Beijing Book/Donna Jacik 亦师亦友亦伙伴/樊合成 共和国与我们同在/孙国栋 70年,我们正年轻/崔晓峥

从世图到中图

赵大新

2000年6月底,我走出大学校门,踏进朝内大街孚王府里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从此与出版结缘;2009年10月,我在工体东路中图公司的大楼里,开始了迄今为止10年之久的文化"走出去"工作。从世图到中图,从面向国内到开拓海外,近20年来,图书出版是我工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而手不释卷更已成为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简称"世图公司")成立于1986年,在2010年6月划归中国出版集团直接管理之前,一直是中图公司的下属企业,也是中国出版界唯一一家在北京、广州、上海和西安设置分公司,实施跨地域、一体化经营的出版社,以购权引进外语学习图书和科技图书为特色而享誉业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以"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作为办社宗旨,以图书出版来促进和加深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之所以命名为"公司",而不是"出版社",是因为在筹建之初,世图公司就定位于以版权贸易方式和市场化运营来拓展现代出版业务,其称谓也力求与国际出版机构接轨。

浸润在三百年王府大院古色古香的氛围中,我开始了自己的编辑事业。图书编辑的工作是常新的,因为要一本接一本策划编辑不同的图书,要一个又一个接触不同的作者;有时也是枯燥的,因为要一字一句地去推敲、修改书稿上的文字,而眼前面对的是永远堆积如山的稿件。然而,兴趣所在,责任所系,编辑工作必须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老编辑手把手的指导下,在石狮子、海棠树历经沧桑的注目中,我逐渐积累了经验,成熟了心智,结交了朋友。

"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的参与编辑、引进图书的翻译出版、外语学习图书的策划实施,忙忙碌碌中,我从助理编辑变成了编辑、副编审、编审,某天在不经意中发现,自己竟然成了"老编辑"。虽然我已全然忘记作为责任编辑拿到第一本新书时的兴奋,但从此新书浓郁的墨香每月都会在案头飘荡。书越出越多,强迫症也越来越严重,除了收获的喜悦,更多了不少压力和忐忑,我生怕在印好的书中发现连自己也不能原谅的编校错误。还好,几年中,我编辑的图书陆续有获奖、有畅销和长销,撰写的书评文章时不时见诸报刊,我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2000年8月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01年1月的图书订货会和当年9月的昆明全国书市,于我都是第一次,出版的圈子进入之后即乐在其中。从此,图博会我一次都没缺席,图书订货会和全国书市也先后参加了十几次。出版业内的同行,从此联系不断,对于不爱社交的自己,那些看似淡然、远称不上密切的关系,却沉淀为难以割舍的友谊。

留下美好记忆的还有中图公司的单身宿舍,这座位于王府西跨院的建筑据说是库房改造的,冬冷夏热,条件很简陋,气氛却非常好。下班之后,睡觉之前,最是热闹:做饭的,放音乐的,锻炼身体的,大家其乐融融,还有很多时光在打牌和聊天的喧闹轻松中悄悄流逝了。

2009年,我服从安排,从世图来到中图,在新成立的部门开展版权输出和出版"走出去"工作。世图、中图本来就是一家,加上领导的支持、同事的配合,各项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宽松的环境,容许我一点点去学习、了解新的业务;有限的条件下,我尽可能地摸索着去开拓积累。随着国家对文化"走出去"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公司也越来越重视这块工作,新部门在不断调整中逐渐加强。面对各种变动,我尽力适应,努力跟上,并时时检视自己,要保持踏踏实实的好态度,更不能患得患失。

文学是版权输出的一个重要板块,遴选最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输出到海外,是最为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中图公司目前代理的几十位作家已成为我们实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资源。文学之所以吸引外国读者,最主要的可能并非异域带来的新奇,而是人类情感、思想相通所带来的共鸣。由此,我们选择这样一些作品去推介:它所讲述的故事虽依托于具体的人物、场景和时代,但包含的情感的丰富和纠葛、思想的冲突和光芒、人性的幽暗和神秘却能为遥远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于是,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莫言《生死疲劳》《酒国》,陈染《私人生活》,韩少功《马桥词典》,曹文轩《青铜葵花》……许许多多的文学精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陆续到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入欧美主流市场,为当地读者了解中国风貌和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扇窗户……

在此过程中,我有幸与一些著名作家联系、交往并深入阅读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家各自独特的气质、别开生面的写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沉静笃定如一口古井的阿城,话一出口则锋芒毕露,有一剑封喉的效果;不修边幅的余华,口中故事的生动欢快与笔下情节的苦难沉重形成巨大反差,不禁让人恍惚你面对的是否为同一个作家;莫言的更为内敛圆融,是性格使然?也许诺奖的名声给他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宽厚淡泊的韩少功,因在小说和非虚构写作中所透出的深刻洞察而被国外学界冠以"思想家"的头衔;陈染细腻到极致的描绘直抵人心,弥漫在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伤痛,即便在掩卷后很久,虚无感依然如影随形笼罩着你……

这些年,我参加了一些国际书展,与不少海外出版人、翻译家、汉学家有过或深或浅的接触。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学习汉语、渴望了解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翻译中国图书、研究中国文化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我们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的,无不昭示着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强大了。发展带给中华民族的自信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相信很多国人对此都有深切的感受。个人和企业与国家从来休戚与共、难解难分,值此盛世,我们更应与时俱进、自强不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于我而言,从世图到中图,20年间不断成长,收获良多,对此满怀感恩;至于贡献则乏善可陈,不免惭愧。聊以慰藉的是,自己未曾懈怠,也所幸没有变成自己当初所不屑甚至鄙视的人。有智者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经历的酸甜苦辣,回头去看,那些得到的,正是最可宝贵的,而失去的和一度放不下的,也最终成为了塑造自我不可缺失的部分。

(作者系中图公司海外业务中心主编)

上篇:风雨七十年/郗斯伟 下篇:我在数字发展中心这几年/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