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图70周年专题>我的中图>红红火火发报纸 欢欢喜喜庆回归
我的中图 国际书店及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初创时期的人和事/魏龙泉 中国文化的绚丽之旅/许建刚 中图香港业务发展历程/汪爱云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坚定中图职业生涯/张伟 文化交流是中图总公司发展的关键/刘丽霞 我的驻外生涯/王凤 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外服拼搏精神永流传/吴乃甦 回忆在美分的时光/胡兆俊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史话/张延华 我的会展情怀/汪芳 红红火火发报纸 欢欢喜喜庆回归/邓庆堂 回首三十年 我与中图共成长/兰静 韶华绽放的几个难忘瞬间/吴健蓉 在会展奋斗的日子里/李悦 风雨七十年/郗斯伟 从世图到中图/赵大新 我在数字发展中心这几年/白琳 新时代 新发行 新使命 新担当/李昂 改革开放四十载 风雨同行三十年/陈宇 “新阅读”诞生记/陈庆一 按需印刷 岂止于印/郭建红 巍巍华诞 国盛司强 栉风沐雨 薪火相传/鹿鸣 从进出口业务到丁香出版社/任蕾 中图情缘/武宏才 亲历中图大连公司发展23年/杨卫华 砥砺奋进的六年/詹雪美 中图之树又添“新枝”/张璐 我与中图四十年/杜士荣 中图教材业务20年随想/杜晓杰 Journey of Beijing Book/Donna Jacik 亦师亦友亦伙伴/樊合成 共和国与我们同在/孙国栋 70年,我们正年轻/崔晓峥

红红火火发报纸 欢欢喜喜庆回归

邓庆堂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是值得华夏儿女永远铭记的光辉时刻。能够亲历香港回归当天的发报盛况,是中图广州公司报刊人的光荣。这样的工作经历,应该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了。

回归当天,广州日报出了97个版,分上午、中午、下午三次印刷。香港的报纸也同样盛装庆祝。作为中图报刊部的一员,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大公报》和《文汇报》了。

一份报足足两斤重

当时的印刷机比较落后,《大公报》一次只能印8个版。《文汇报》可以一次印24版。因此,尽管《文汇报》发行数量大过《大公报》,我们的工作量反而没有《大公报》那么大。

《大公报》回归当天的报纸印了284版,外加4张铜板纸的号外,一共是288版,创下当时中文报纸单日出版版数的世界纪录。这是什么概念呢?现在一份普通纸叠成A3纸大小,厚度不到0.2厘米。7月1日当天的一份《大公报》叠成A3纸大小,拿尺子一量,厚度足足有6厘米,重量足足有两斤。一份报纸就是一个"胖娃娃",报刊部平时用的大号牛皮纸信封都装不下。往常报纸打包,一般是50—100份打成一捆,当天25份就要打成一捆了。

《大公报》在6月29日、30日连续两天用10吨大货车将两车副版报纸提前运到广州公司。《文汇报》也在6月30日先将报纸运过来。

为了确保7月1日报纸的正常发行,6月30日,广州公司报刊部组织全体人员将分次印刷的报纸套在一起,俗称套报。这样,到回归当天加上头版,报纸就可以正常派送了。

成功赶在《广州日报》前送报

报刊人发报,在工作期间是不能开风扇的,那时还没有现在的空调环境。当时正值广州的盛夏,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最初,报刊部同事都坐在发报台前有说有笑地套报。两三个钟头之后,大家腰酸背疼,有人开始垫高凳子发报,有人一会坐着一会站着。到了下午,气温越来越高,大家都感到疲惫不堪。职工们纷纷坐在地板上分报,有人靠着墙角,有人找个桌子腿稍微靠一靠,这种景象倒是像极了香港中环著名的黎明报纸发行街景。

6月30日,报刊部的工作相当紧张。除了"七一"回归的特殊任务外,还有正常的发报任务。虽然工作量大增,又是酷热难当,但是大家井井有条、各司其职,现场只听到发报的沙沙声,相当有秩序。有赖于报刊部一直以来的好传统,部门经理、科长都非常清楚自己应该站在哪个位置干活。

经过整整一天的奋战,在大家累得都不想说话的情况下,我们总算完成了任务,为"七一"准时发行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大公报》《文汇报》七千多份超常规的"胖报纸",在广州园西路三楼的报刊部房间里,一直从地板撂到了天花板。

到了7月1日早上9点,《大公报》《文汇报》两部10吨运报车都到了。我们马上组织人力卸车,将头版、特刊、四张号外的铜板纸套在一起,整装待发。《大公报》《文汇报》加上当天抵达的《澳门日报》,一共有一万多份报纸。

"七一"当天上午10点半,我们调动全司车辆送出全部报纸。当我们的进口报刊送达酒店客户手中的时候,当地的《广州日报》都还没有送到,客户非常高兴。

这次特殊的发报,无论是报纸的版数、页数,还是体积、重量,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过了几天,聊起当时发报的情形,大家都不知道当时哪来的劲头,做得这么多、这么快、这么好。直到现在,这次经历还是我们报刊人一次难忘的集体记忆。

(本文由中图广州公司原快递部经理口述,苏时平采访整理)

上篇:我的会展情怀/汪芳 下篇:回首三十年 我与中图共成长/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