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图70周年专题>我与中图>命运的ISSN
我与中图 “国家级”与“国字号”的相遇/陈力 真诚的合作 可靠的伙伴/袁海波 与中图结缘的40年/朱强 堪称24小时的中图服务/余彤昭 大洋两岸架书桥/郑力人 我与中图的故事/崔晓莹 经历20年的合作,期待更多个20年/李联合 My Story With CNPIEC 命运的ISSN/方理华 东方书店与中图公司/秋野克幸 与中图一起“数字化”“国际化”/鲁东明 从书展伙伴到“编外员工”/刘震云

命运的ISSN

方理华

在商言商,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惯例,然而在和中图公司的交往中,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工作,更有许多不经意间成就的朋友。没有惊天动地却如汩汩清泉,我们之间的情谊自然流淌,成为永恒。

“您好,请问是中图的洪军吗?我叫……”2005年,给中图的第一个电话,我打了半个多小时,也正是这个陌生遥远的电话,开启了我的ISSN人生。

那时的我,虽然已经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广州办公室工作了一年多,但所知行业知识有限,认识的行业同仁更是寥寥无几。潜意识里,广州不是我的长久之地,因此,当一个不知名的出版社Emerald联系我时,连ISSN还不明白的我,情急之下找到了中图公司报刊部的联系方式,紧张学习,“备战”接下来的面试,并撰写期刊市场推广报告。

来到北京后,我更是以中图为“家”,有点事情就跑中图。洪军、大力、东滨、高老师、郑毅、小孔、吴欣、大董、建明、阿兰、健蓉,还有很多同事都是我很早就认识的。通过他们,我不仅从头学习了期刊发行、出版物进出口政策、订单流程、国外同行情况、期刊市场推广,还经常收获在北京的生活知识和投资建议,连中图的英美同事都偶尔有联系。虽然每个人的生活都得依靠自己,但高老师的一句话,还是让我感念了很多年。她说:“你一个外地人在北京生活不容易,除了好好上班,还得学会投资,像北边的一些写字楼价格不高,以后还有升值空间,你可以多去关注,钱如果不够,我可以找我们家先生先借点给你。”

我不是一个“听话”的人,虽分文未借,但这份“陌生”而坚定的信任,却一直伴随我多年,即使没有成功投资,每每想起仍心怀感激。

困苦识良友,患难见真情。在发展中国业务的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一些挑战,中图的同仁们站在客户的角度,给了我们很多中肯的建议。我想,他们在这份平凡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境界,便是一些客户“非中图不可”的原因之一吧。

在中图的朋友太多,以至于每次去中图,我都没有上班的感觉。这里一走、那里一串,常常一天快完了朋友却没有见完。不能当面交流的时候,给小孔经理打电话是我经常的工作;和洪军见面,叨叨最多的是各种个人困难;在我的领导Shariq不多的印象里,大力是真正的Darling。

作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国外出版社,我们和中图的高层领导接触机会并不多,但这些同事们的可亲可信可爱,足见中图的领导水平和公司文化。

我的同事,Emerald出版集团中国区秦靓婷也被中图人的故事深深打动,她说: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人。

第一次坐在 Emerald 办公室,桌上放着中图送我们的“工作小秘书”,是中图开启我井然有序的职业生涯;那些为作者答疑解难、为学术机构奔忙创刊的加班夜晚,陪着我的不仅有 Emerald 运营部同事,亦有中图素昧相识的同仁;参加出版界的盛会 BIBF,拥有了印着自己名字的“Invited Buyer”工作牌;同事去中图拜访归来带的花鸟图册伴手礼,让人爱不释手……凡此种种,不比骄阳似火,却似星光清明,荧荧照鉴我们繁华或寂寥的人生。

我常常在想,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代理商,都不是出版资源的真正使用者和受益者,忙忙碌碌间竟油然生出一份使命感—我们共同遥远而默契地为文化事业添一块砖,为科教事业加一块瓦,为出版事业尽一份心。

我和中图看似没有故事,但我所有关于出版的向往与坚守都以之拉开序幕、诗意翩跹。

和中图一起走过的这15年,是Emerald和我个人最重要的时期,ISSN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别样的精彩。从给中图的第一个电话开始,我们不仅收获了优良的业绩,还认识了这么多朋友。

没有你们,生活和工作会有,但感觉一定不同。

(作者系Emerald出版集团中国区总经理)

上篇:My Story With CNPIEC:Oxford University Press-Marketing Department of OUP 下篇:东方书店与中图公司/秋野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