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图70周年专题>我与中图>堪称24小时的中图服务
我与中图 “国家级”与“国字号”的相遇/陈力 真诚的合作 可靠的伙伴/袁海波 与中图结缘的40年/朱强 堪称24小时的中图服务/余彤昭 大洋两岸架书桥/郑力人 我与中图的故事/崔晓莹 经历20年的合作,期待更多个20年/李联合 My Story With CNPIEC 命运的ISSN/方理华 东方书店与中图公司/秋野克幸 与中图一起“数字化”“国际化”/鲁东明 从书展伙伴到“编外员工”/刘震云

堪称24小时的中图服务

余彤昭(Anna)

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收藏有超过1.68亿件物品,包括书刊、地图、音响、电影等以英语为主的470种馆藏品。1800年,图书馆成立之初设在国会大楼内,到1897年才建造了第一座图书大楼—托马斯·杰斐逊大楼(Thomas Jefferson Building),1938年建成约翰·亚当斯大楼(John Adams Building),在1981年建造了第三座詹姆斯·麦迪逊大楼(James Madison Building)。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国会服务,其次是承担国家图书馆的功能。因此,图书馆共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普通及国际馆藏咨询部,设在托马斯·杰斐逊大楼,包括非洲/中东部、欧洲部和亚洲部;采购编目部,设在詹姆斯·麦迪逊大楼,包括五个部,其中亚洲部的中国组就是我退休前工作的部门。

亚洲部的中文藏书以清同治帝在1869年赠的933册开始,一直积累到现在已超过100万件。馆藏一般图书是不外借的,需要读者到馆内来阅读。国会图书馆一般是通过购买、交换等途径收集书刊及其他藏品,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唯一购买中国图书的途径是通过香港书商收购。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后,国会图书馆才开始大量买进中国图书。起初我馆是从另一家公司购书,但不甚理想,于是转而与当时的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版图公司)合作购书。2009年,版图公司并入中图公司后,原来的出口服务团队进入中图公司继续提供服务。

2006年,我担任采购部中文组代理组长,负责管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的图书采购,在编目组的帮助与接洽下,开始了与中图公司合作进行初步编目数据制作工作。当时,中图是我们的两个合作采购商之一。早在1990年,东亚图书馆理事会(CEAL)与中国的图书贸易商达成过一个协议,每本图书以定价1.5倍的价格卖给我们,国会图书馆作为CEAL成员也以此价采购。当时,中国图书与美国及其他国家相比,价格非常便宜,汇率也低,称得上是质美价廉。

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海啸,许多高校经费不足,不得已削减购书经费,有些甚至私下与中国书商调整书价。但是,随着中国出版的图书愈来愈多,国会图书馆不仅没有减少对中国的购书经费,反而予以增加。

如今,中图作为我们最大的供应商,响应及时、服务一流,双方沟通和交流的效率很高,做编目数据、贴标、运输等也非常快捷高效。因工作往来,我认识了兰静、王自强、郑隶、蔡苓苓、徐嫦巍、金钊等中图员工,他们对我都非常热忱、友善。蔡苓苓对我说,能够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服务,她和团队都感到非常荣幸。有一次,我馆需要立即对一批图书结账,我在早上10时(即北京时间晚上10时)打电话给兰静,她立刻安排郑隶到公司按我们的要求整理开具发票,直到北京时间晚上12点才完成相关工作。我馆负责账务的美籍同事都赞叹中图办事迅速、妥当,堪称24小时服务。当然,这种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因为有这么好的服务,双方的合作才能越来越稳定和长久。我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快33年了,我为能有机会与这样一支出色的团队合作而感到幸运。

最近几年,我得知中图公司开拓了更多不同种类的图书馆客户,发展了更多的数据加工业务,也开辟了更快捷的运输渠道,还与时俱进,建设了中图公司自己的中文电子书平台。此外,中图公司还利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办各类研讨会,并专门为海外图书馆设置了“中国图书馆配区”,每年都非常成功,越展越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参与其中,得到了海外图书馆界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在此,借中图公司成立70年之际,我衷心祝愿一代代中图人秉承一贯的认真、细致的服务精神,在各方面有更多、更好的发展。伴随中国的腾飞,中图明天一定会更好!

(作者系美国国会图书馆采购编目部前馆员)

上篇:与中图结缘的40年/朱强 下篇:大洋两岸架书桥/郑力人